【主要著作】
1、《刑事诉讼指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7年2月
2、《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与评价》,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1年4月
3、《比较检察概论》(合著), 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1年11月
4、《论证据》,警官教育出版社 1989年12月
5、《中国刑事诉讼程序研究》, 法律出版社 1993年2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与论证》(副主编), 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5年7月
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释义与应用》 (副主编),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6年6月
8、《出庭公诉理论与实践》(合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6年5月
9、《刑事诉讼法学系列丛书》(副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年5月
10、《第一审程序论》(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9年9月
11、《刑事诉讼法专论》(主编),方正出版社 1998年12月
12、《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合著),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年5月
13、《金融欺诈的预防与控制》(副主编), 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9年
14、《两岸比较刑事诉讼法》(合著),台湾五南图书印刷公司 1996年11月
15、《中国法制改革》(合著), 广角镜出版社 1994年
16、《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法制》, 法律出版社 1998年11月
17、《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1年
18、《刑事证据法原理与适用》(主编),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
19、《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1年9月。
20、 《诉讼法学研究(第一卷)》,(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10月
21、《视听资料研究综述与评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22、《诉讼法学研究》第二卷,(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3月
23、《诉讼法学研究》第三卷,(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7月
24、《诉讼法学研究》第四卷,(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12月
25、《诉讼法学研究》第五卷,(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5月
26、《诉讼法学研究》第六卷,(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9月
27、《诉讼原理》 法律出版社 2003年9月
教材 :
1、《法学教程》,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5年
2、《刑事诉讼法学》(主编), 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1989年1月
3、《刑事诉讼法学》(副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0年
4、《刑事诉讼法学》(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年
5、《中国刑事诉讼法》( 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3年
6、《外国诉讼法概论》 (副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年12月
7、《中国刑事诉讼法》 (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年12月
8、《刑事诉讼法学(统编)》(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年至1999年连续修正并印刷九版
9、《刑事诉讼法学(新编)》( 副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年8月
10、《证据学》(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11、《司法鉴定法律知识导读》(主编),法律出版社2001年6月。
12、《刑事诉讼法案例教程》(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9月。
13、《刑事诉讼法(修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14、《刑事诉讼法学》,北大出版社2002年版
15、《刑事诉讼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16、《证据法学》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出版;
17、《证据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18、《证据学》,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
论文 :
1、《论刑事诉讼中如何贯彻综合治理的方针》,《法学研究》 1985.5
2、《论我国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的创立与发展》,《学习与探索》 1985.6
3、《论刑诉二审如何参照一审进行》, 《电大法学》 1985.12
4、《四川三县综合治理调查报告》 ,《中国法学》 1985.1
5、《对公诉案件调查后的处理》 ,《河南司法》 1985.12
6、《涉外刑诉程序初探》 ,《政法论坛》 1986.5
7、《试论律师辩护制度的中国特色》, 《诉讼法论丛》 1985.1
8、《论法庭调查》 ,《法学研究》 1988.3
9、《论法庭审判中的审判长、公诉人和辩护律师》, 《政法论坛》 1988.6
10、《略论台湾刑事诉讼法》(合著) ,《法学研究》 1990.1
11、《模拟法庭为教学改革开路》 ,《政法论坛》 1989.2
12、《从苏俄刑诉原则看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法制日报》 1989
13、《论刑诉法学教学改革》, 《高等法学教育》 1989
14、《刑事诉讼法学结构的思考》, 《高等法学教育》 1991
15、《论法人犯罪案件刑事诉讼程序》(合著), 《政法论坛》 1993.3
16、《刑事诉讼职能论》(合著) ,《现代法学》 1992.4
17、《法人犯罪被告人的确定》(合著), 《中央管院学报》 1993.4
18、《刑事审判程序的修改和完善》 ,《政法论坛》 1994.4
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新走势》, 《政法论坛》 1994.3
20、《市场经济与刑事审判模式改革》 ,1994刑诉国际研讨会论文
21、《退回补充侦查之研究》 ,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5.10
22、《修改刑诉法的宏观思考》 ,香港广角镜出版社 1994.3
23、《刑事诉讼证明标准》 ,1995年刑诉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
24、《我国辩护制度的历史性变革》, 《中国律师》 1996.3
25、《庭审改革与实务》 ,《法制日报》 1996.5.30
26、《更新观念,明确价值取向》, 《法制日报》 1996.2.6
27、《反贪秘密侦查及其证据力》,《第七届国际反贪大会文集》 红旗出版社1996年9月版
28、《十六载的实践与探索》 ,《检察日报》1996.10.24
29、《既要打击犯罪,又要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广州法制报》1996.4.13
30、《两手抓的策略与方法》 ,《检察日报》1997.3.17
31、《论公开审判》 ,《法制日报》1997.12.19
32、《简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事实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的适用》,《政法论坛》1997.3
33、《刑事诉讼与人权保障》, 《诉讼法论丛》第1卷
34、《简论金融诈骗案件的证据及侦查纲要》, 《政法论坛》 1998.6
35、《联合国公正审判标准与中国刑事审判程序改革》, 《中国法学》1998.2
36、《我国加入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刑事立法条件已经成熟》(合著) ,《政法论坛》1998.3
37、《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我国证据制度的改革和变化》(合著) ,《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4
38、《关于人民法院陪审员制度的建议》 ,《北京观察》 1999.10
39、《言词证据必须用实物证据检验》 ,《北京青年报》 1999.9
40、《刑事诉讼法学五十年》(合写) ,《法制世界》 1999年第5期
41、《刑事诉讼法学回顾与前瞻》(合写), 《人民检察》 1999年第6期
42、《客观真实管见》, 《中国法学》2000年
43、《二十一世纪检察机关的角色定位》 ,《新世纪检察》 2000年第1期
44、《中国刑事庭审制度改革与特色》(合写),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第1期
45、《检察官在刑事诉讼中的角色定位》 ,《检察日报》 2000年5月31日
46、《自由裁量与不起诉制度的完善》(合写), 《人民检察》2000年6月
47、《关于诱惑侦查法律问题的对话》,《检察日报》2001年1月18日
48、《刑事证据前沿问题研究》(合著),《证据学论坛》第一、二卷,2000年10月、2001年1月
49、 《公正与效率的辩证统一》,《人民日报》,2001年2月21日第十一版
50、 《刑事辩护制度实施的现实分析》,《法制日报》,2001年4月8日
51、 《沉默权与我国刑事改革》,《法学论坛》,2001年5月第三期
52、《刑事辩护的障碍与困惑》,《河南法学》,2001年5月第三期
53、《论刑事诉讼法律观的转变》,《政法论坛》,2001年第二期
54、《证据的关联性》,《南方周末》,2001年4月
55、《酌定不起诉是有罪认定吗?》(合作),《人民检察》,2001年第八期
56、《我国侦查程序改革略探》(合作),金陵法学评论》,2001年秋季版
57、《刑事司法赔偿》(合作),《瞭望新闻周刊》,2001年10月15日
58、《建立符合国际标准化的司法体制》,《人民法院报》,2001年12月14日
59、《公正与效率的司法体制保障》,《人民日报》,2001年12月19日
60、《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论争》(合作),《检察日报》,2001年10月12日
《法律真实与人权保障》(合作),《检察日报》,2001年11月13日
61、 《证明标准的立法视角》(合作),《检察日报》,2001年10月16日
62、 《交叉询问制度研究》(合作),《诉讼理论与实践》,2001年10月,人民法院出版社
63、《论证据裁判原则》 《法律应用研究》2002年1月
64、《刑事证据立法之新视野》《法律应用研究》2002年1月,
65、《应当区分证明标准与裁判事实》人民法院报2002年2月,
66、《刑事证明标准的背面:无罪裁判》人民法院报2002年3月,
67、《刑事诉讼:再话观念转变》检察日报2002年3月。
68、《WTO与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政法论坛》2002年4月;
69、《人民陪审制度的完善与改革》,《光明日报》2002年6月18日;
70、《证据运用规则及注意的问题》,方正出版社2002年6月;
71、《刑事辩护的障碍与困惑透视》,《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检察出版社2002年5月;
72、《沉默权与我国刑事政策》,《沉默权问题研究》,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73、《进一步解决法院行政化问题》,《司法审判动态与研究》,法律出版社;
74、《重塑刑事司法的人文精神》,《检察日报》2002年5月31日;
75、《司法体制与司法公正、效率》,《公正与效率的法理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4月。
76、《论侦查模式的转换和改革》,《侦察论坛》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77、《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争论》,《法律服务时报》2002年8月;
78、《零口供与沉默权》,《法律服务时报》2002年8月。
79、《确立由证到供侦查模式势在必行》,载《人民公安报》2002年11月20日;
80、《现代证据裁判原则若干问题探讨》,载《北京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81、《完善诉讼程序是政治文明的标志》,载《检察日报》2003年2月11日;
82、《论刑事法律观念转变》,载《中国诉讼法学精萃》2002年卷;
83、《关注刑事辩护,实现控辩平衡》,载《检察日报》2003年3月18日;
84、《刑事审判:须进一步强化抗辩》,载《检察日报》2003年3月6日;
85、《死刑案件程序之人权保障价值分析》(合著),载《山东审判》2003年第1期;
86、《俄罗斯刑事诉讼结构转向当事人主义》(合著),载《检察日报》2003年3月4日;
87、《无罪推定原则渗透下侦查之架构》(合著),载《四川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88、《侦查模式转变》,载《江苏警方论坛》;
89、《“你有何证据证明你没有杀人”随感》,载《诉讼法学研究》第四卷;
90、《走向理性化的国家赔偿制度》(合著),载《政法论坛》2002年第4期。
91、《论韦伯的“形式理性”理论与刑事证据法的“理论基础”》,载《证据法论坛》第6卷,2003年5月出版;
92、《理应使合议庭有职有权》,载《法律服务时报》2003年6月6日;
93、《沉默永远是一种选择》,载《法制日报》2003年6月5日;
94、《论刑事诉讼法律观的转变》,载《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年鉴》2003年版;
95、《从政治文明的角度看待程序问题》,载《诉讼法学研究》第5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96、《诉讼原理研究》,载《诉讼法学研究》第5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97、《普通程序被告人认罪案件简化审》,载《新世纪检察》2003年7月;
98、《正当程序断想》,载《检察日报》2003年8月5日;
99、《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与公安法治》,载《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
100、《检察引导侦查疑难问题对话》,载《上海检察调研》2003年7月版;
101、《为超期羁押“号脉”》(合),载《法制导报》2003年11月;
102、《两大法系检察机关侦查权有趋同趋势》(合),载《检察日报》2003年10月;
103、《检察机关侦查权局部调查》(合),载《检察日报》2003年11月;
104、《讯问被告人程序之改革》,载《侦察论坛》2004年2月出版;
105、《刑诉法再修改要论》(合),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1期;
106、《诉讼预防意识》,载《检察日报》2004年2月。
【近年来主要学术成果】
近年来出版发表的《诉讼原理》(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年9月)、《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证据法学》(第一、二、三版,主编,法律出版社)以及在《中国法学》、《政法论坛》等刊物上发表的《客观真实管见》、《论刑事诉讼法律观的转变》等多本专著和论文中,反映和体现了以下重要学术成果和思想:
(一) 关于刑事诉讼法哲学的研究;
(二) 关于刑事诉讼法学科学体系之建构;
(三) 关于转型时期刑事诉讼法律观的转变;
(四) 关于证据制度中证明标准化的研究,于1996年首次提出“法律真实”的观点,对司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 关于完善诉讼程序,加强人权保障同政治文明的关系的研究,把程序建设作为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的见解;
(六) 1996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以及当前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问题,对刑事诉讼法科学体系的构建、程序民主化的建设,均提出自己的见解,对立法具有参考价值。